作者归档:贝贝妈

诗经·萌耶

诗经·萌耶

出自:漫游家园

萌耶萌耶,萝芷汀曳

莉菁嗲嗲,懵我心耶

萌耶萌耶,御姊何孑

伊矜荫芈,蔚我忧耶

萌邪燃邪,王样拘揲

狱且束焉,焚我肤耶

萌え萌え,冰美以洌

靛清瑶缈,入我梦耶

百废待兴

每天都会打开博客,看着N久没有更新的博文,每次都会悔过,也会意气风发地想着要自新,用那句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来形容我简直太合适不过了。一堆堆的事等着我,却没有哪一件做完了,更别说做好了。贝已经2岁又22天了,生日的照片还没整理贴出来,就连首页的照片也没有更换,看到不完整的头像,总觉得对不起小贝。
可是每天看起来我又是忙忙碌碌的,还经常熬到深夜才睡去,一天15小时开着电脑,却总也完成不了工作,有时候噩梦也有这样的场景,看来我真是浑浑噩噩地度日呢。一天一天过去了,唯一最欣慰的就是小贝长大了,变化很大,好歹摊点功劳给我。

开始断奶了

一直准备国庆期间给贝断奶,一直又觉得国庆还遥不可及,可是真到了这时候,却发现自己还是毫无准备,没有可行的计划,没有针对性的对策。似乎并没有下定决定要在这几天给贝断奶。周围的家人朋友包括贝爸都跟我说该断奶了,可想到贝贝每次吃完奶满足的笑脸,想吃奶时急吼吼的样子,我就下不了决心,况且还有小巫的理论深入我心。于是,一再犹豫,正好这几天天气还挺热,便借此为最正当的理由,打算过了这几天再说。
可是,一切都在意料之外,当贝贝奶奶跟我说干脆就这样开始断奶吧,我突然觉得很难受,很犹豫。

from liba 2007-10-11
贝贝好久没有抛头露面了。
国庆期间开始给贝贝断奶,已经一周了,现在白天已经不要吃了,夜里还要吃一次。原以为贝贝会大吵大闹,结果她却出人意料的乖,好像懂事的大孩子,知道不能吃了,就忍着,想睡觉时,就靠紧我,使劲闻闻我身上的味儿,就慢慢睡了。看着,我心酸阿。贝贝没哭,我自己倒偷偷哭了好几次了。

bobo
下面一段文字 献给贝妈

从女孩到女人,从女儿到母亲,是这十个月的哺乳经历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蜕变,真实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和幸福。
怀孕的时候,我还一直在疑惑被一个婴儿吮吸自己乳房的感觉,结果却出乎意料的深爱上了这段快乐的哺乳时光。
身边母乳喂养的例子少之又少,而我坚持了。因为我猜想,人的每个阶段,快感来自不同的原因,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,最大的快乐一定是吮吸着那双柔软温暖还飘着奶香的小山峰,那一定是冰凉单调的橡胶奶嘴无法替代的。享受着母乳的孩子,一定像谈着恋爱的少女,像儿孙绕膝的老人,幸福而满足。
我不会照顾人更不会照顾孩子,该怎么抱小孩,该怎么换尿片,该怎么穿衣服,妈妈、婆婆、阿姨他们都比我有经验,足够把小芒果料理得舒舒坦坦。唯一他们无法替代的就是我的无敌小山峰,宝宝害怕了,闹觉了,心情不好了,只要动用我的至尊法宝,小芒果十有八九就乖乖的躺在我的怀里,安静的喝着满足的睡了。这个时候我最骄傲,此刻正彰显着我无可动摇的母亲地位。
从6个月开始,小芒果渐渐懂事了。她知道我的胸口藏着她最喜欢的美味饮料。经常会忽然嘴馋,就开始往我身上拱,“爱爱爱”的说着芒果语,意思就是“我要吃奶奶”。然后我撩起衣裳,她就一口咬住,还会得意的盯着我看;快10个月的时候,当小芒果迷上了天线宝宝,看一眼电视,喝一口奶成了她最享受的事。这个时候是我和我的小芒果零距离接触的时候,轻轻摸摸她柔软的头发,和粉嫩嫩的脸蛋,那种疼爱从心底油然而生,让我倍加珍惜此刻躺在我怀里的奇迹。
尽管因为喂奶,让我在十个月里没有睡过一个整觉,小芒果一直以来晚上都要喝两三次奶;也让我在十个月里几乎失去了自由,去哪里都惦记着家里还有一个饿着肚子的小宝宝;也有过宝宝在马路上忽然要喝奶,匆忙找地方躲起来喂奶的狼狈经历。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哺乳时的幸福快乐、芒果的满足和我的骄傲。
断奶的过程要比想象中容易得多。我和小芒果都将再多的舍不得留在了心里。分开的三天里,她真的完全没有哭闹,他们说她不再执著于乳汁,而我知道她只是在耐心地等着我回家。事实证明了我的假想,当她见到我,非常的激动和高兴,然后又往我身上拱,我终于知道,无论分开多久,她都会记得我胸口藏着的美味。只有亲自告诉她才是断奶的方法,于是,在她用芒果语说了好久的“我要吃奶奶”后,我撩起衣服,让她看到了那个被“绑迪”封存的山峰,熟悉的乳房变得陌生了,她的眼神是如此的疑惑,但最终还是平静的接受了事实,将这段美好的经历封存到记忆深深处,那个长大后虽然无法读取、却将永远存在的存储区,开心的去找她的天线宝宝了。
而我将所有的留恋宣泄到了指尖,借此纪念这十个月来美妙无比的哺乳时光。

贝贝小学第一周

9月2日
今天小姑娘睡觉很不错,9点半不到就睡着了。之前的3天学前适应的确有用,要不她今晚非得到12点才睡着。下午安排她按照班主任要求收拾好了书包,等我去检查下别漏了什么。好了,我也该配合着早点睡了,现在开始是小学生的妈妈了,和孩子一起调整适应新生活吧。

9月3日
小学的生活开始了,小小的身影,重重的书包。

我这个一年级新生家长感觉很淡定啊,没有忐忑不安,没有焦虑,反而觉得轻松多了 是不是我“没心没肺” 心底总是感觉她能适应的不错

今天时间走的好慢啊,原来还是不够淡定。

虽说没有坐立不住,没有焦虑不安,却不停地看时间,想像孩儿 现在会在干啥了,巴不得早点放学

今晚的活儿就是包书,一包书皮用完了还不够,本想明天再去买了,后看到班主任短信要求都包好明天带去校。只好九点多了还跑去文具店买了,结果这么晚竟然还有三四个人都在买书皮。

今天回来贝说一切都好,就是午饭太难吃,她实在吃不下,说喝了一口汤都吐出来了,还有超级难吃的大排。老师要求吃完,她说我就哭了,因为实在太难吃了。老师说可以喂她,可她也不要吃。老师还说希望每天能比前一天多吃一口。听下来对这老师的感觉真好。

九点三刻睡的,比在幼儿园时早多了

小学第1天:上学时兴奋喜悦,放学时也是笑容满面,说一切都很好,就是午餐难吃汤喝了要吐,吃不完,哭了,音量中等,老师让同座递纸巾;发了新书,最喜欢的是自然和美术;回来校车上差点要小便,暗自打算塞一包手帕纸到小裤头里应急,后来还是忍住了;表示还想去上幼儿园,或者幼儿园和小学一起上。

9月4日
08:11 昨天的第一顿午餐已经给贝同学带来严重的影响,昨晚就在忧心忡忡今天的午餐是什么,今早的早餐表示因受昨天午餐影响还是没有胃口吃,而且说不想去上学了。

小学第2天:今天午餐好吃多了,剩的少了,老师说有进步;今天没有昨天那么想我了,并解释说应该是适应一点了;校车上认识了一个朋友,小声交流过,但男女还不清楚;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交代的事都描述得很清楚,家校联系册上抄的作业信息也准确无误;到家先做作业,今天的作业仍然很简单。

最小号的校服估计也能至少穿2年。

9月5日
小学第3天:等校车时就收到老师飞信,表扬她这3天上课认真专注;下了车直接奔我怀里,甜甜糯糯地叫了声妈妈,然后就是“今天的午餐也还挺好的”(可想而知这事在她心目中的地位了);说今天很开心,赢得了贴纸印章星星啥的;说音乐课老师皮肤好白,眼睛又大;说自然老师比外婆还老;说体育课上学了室内操,还拷贝回来要练习;说班主任比幼儿园老师还要好;说课间和同学一起玩自己发明的小游戏;说在学校喝了很多水,每节课间都去厕所小便;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戴绿领巾;我和她分享老师的表扬短信时,不以为然地说老师在学校已经表扬我很多次了;看老师的博客了解到原来做个优质的小传声筒并不是件简单的事;还有原本最担心的睡觉起床问题基本也不是问题,晚上9点一刻睡觉,老师回复“太晚”,需要八点半,早上起床也这么顺利 。。这开头3天如此完满的结束了

9月6日
早上送校车时,见到校车同座男孩,两人都眉飞色舞的,看来交新朋友了。

9月7日
小朋友一回来就说今天午饭好好吃,有蛋炒饭,还有KFC的鸡排,还有罗宋汤。都很美味!一听她说好吃,我就乐了。据说小学每周五中午都是蛋炒饭,这个好,小贝最爱。

还说下午体育课发了一个大香蕉,也美味。嗯?体育课怎么还发水果?嗯,好吃就行。

一下车就告诉我她今天有个表扬信,A4的1/4大小的奖状,头一次看到袖珍奖状,表扬她这一周上课坐的端正,上课认真专心。我以为人人有份,后来得知只有7个孩子有,想来贝这周算个“好学生”。

放学到家,幼儿园的好友小朵已经在家里等着贝了,我还在楼下就听到上面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尖叫声,想来那甚是想念啊

送走好朋友,已经8点半了,是前几天上床准备睡觉的时间了,可是小姑娘去告诉我她好想画画,说最近太想画画了,看到的东西很想画出来。好吧,那就画吧,生活是需要激情的,哪怕今天不是星期五

我跟贝说“现在小学生了,果然是长大了,会主动去送你的小客人下楼了,太让我惊讶了” 贝说:“妈妈,其实我只是想让Duo妈看看我的校服” ……

[转] 观察六岁儿童的变化 作者—-路斯.克

“六岁这个非常时期”早先就有所见有所闻。时间过的真快,转眼我的贝贝也6岁了,正好看到这篇文章,贴过来,借以学习。

观察六岁儿童的变化
—-路斯.克

在华德福运动中,常常提及九岁之变。但是六岁之变呢?这段转型期,常常被称之为“第一个青春期”,孩子会面临非常多的转变。这些转变会带来反常的行为,即便是很快适应的小孩也会这样。在幼儿园工作多年,我看到很多“时而迷惑又可怕”的大孩子。这些经历即让人羞耻,又发人深省。

很明显,在六岁左右,孩子开始经历许多变化。作为幼儿园老师,我们必须面临孩子们的这些需求,有意识的支持孩子们度过这样一段不可避免的重要时期——六岁之变。史代纳博士在《教育的本质》中提到,“我明白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儿童在此阶段身心的变化。然而,这些还不足以了解人类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整个成长过程。作为教育者,了解这个非常重要。长牙只是这个转变过程中最明显的迹象。机体内还有许许多多的转变,只是难以从外部观察得到。

作为老师,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更加深入地观察六岁之变。我们的同事和孩子的家长都受益于这次的研究。孩子长牙时,对于他/她身边的所有人来讲,都是个艰难的时期。因此,了解着时期的变化,并与他人分享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琼·奥蒙木在她的文章《准备好上一年级》中,把这个转变比喻成“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。”她指出,小孩在六岁转型期不仅仅经历着简单的线性转变,而是在各个层面经历着不同的转变。 继续阅读

画室作品—初春柳树

收到画室邮件,打开附件这幅作品,首先是一惊,然后就是疑问“这是我孩子的画么?”。
乍一看,这整幅画的色调、布局、细看这树干、柳条、还有年轮,在我这个外行人眼里,觉得运笔用色都很成熟老练,细节部分也是把握的恰到好处。不像是出自我这落笔随性,轮廓夸张,用色鲜亮的孩子之手啊。
这画风突变,还真是纳闷不解。还是等她回来问个清楚吧。我在想是不是画室老师发错了。

其实不仅是我,孩子她爸和外婆都有同样的疑惑。所以放学后见到她,家长们都热心关切问起来。贝贝肯定地回答,是她画的,一点都没错!
那么好吧,我们都相信,我们欣赏和赞美你的作品。

长恒牙了

三周前的一天早晨,贝贝说吃樱桃牙都疼,张开嘴我一看,原来长大牙了,口腔左下的牙床中,很明显地看来有白色的牙齿露出来了。真是惊喜,没想到会这么早。
但是贝贝的乳牙一颗还未掉呢,怎么恒牙就开始先长了。上学路上先到口腔诊所让牙医看了下,牙医说这就是人生的第一颗恒磨牙——“六龄牙”。哦,对这个词早有耳闻,这回终于对应上了。
我恭喜贝贝,她的第一颗恒牙诞生了,希望她能好好照顾好这一生使用时间最长的牙齿,千万别让牙虫又钻进来哦。

忆莫干山

2011年8月初,清晰记得正是“梅超风”欲杀进上海那几日,7家人家,携老带小,浩浩荡荡地入驻了浙江莫干山老树林。那3天,山水之间惬意无比,笑声不断,孩子们登山,捞鱼,捉知了,看萤火虫,大人们烧烤,包馄饨,斗地主,搓麻将,看星星,听音乐,看书……
这几天可能是值得一生怀念的假期了,事隔如今,贝贝还经常说起要再去莫干山,看来5岁的莫干山之游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每家都拍了很多照片,大家也在篱笆开了纪念贴,特意贴在这里,让我们常常翻来看看,回味无穷~

http://bbs.liba.com/t_33_6669191_1.htm

万圣节活动

今年的万圣节本来我准备去市场买个南瓜,和贝贝一起做个南瓜灯。后来周末上午去上英语课才通知我们可以来参加晚上的万圣节活动,于是我们积极报名了。
就半天时间准备了,也来不及去买面具和化妆服,就利用现有的吧。和贝商量后决定穿米妮的造型裙,正好有米妮的头箍配上。那么脸上怎么办呢?
我把这个头疼的问题交给了贝爸,他勇敢地承担,开始用我提供的眼影等简单彩妆,结果上妆效果很差,眼看时间就要到了,贝爸干脆直接用广告笔上了。
这个笔很给力,很快,一个可爱的米妮出来了。出门的时候,贝特意要求穿上了黑皮鞋,哈,感觉很对味么。
果然这个装扮在一群着装稀奇古怪的孩子中很出挑,好多家长看见这个米妮都乐的不行,还有个小男孩硬是盯着米妮的鼻子看了足足3分钟,看来主要还是这米妮的脸部引人注目啊。
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逐个地去敲每间教室的门,并高喊着“trick-or-treating”,气氛很热烈,让孩子感受了一回西方的传统节日。
活动结束后,贝拿着讨来的小糖跟我说:“这是我讨来的,帮我收好哦”,极其喜悦和满足。
记得离开活动中心的时候,旁边一个小姑娘指着贝对她家人说,“你也帮我买这样的衣服,然后画成这样的脸”……
哈,不小心被追了。